国产相机:“失语”后期盼再次发声

 2015-07-30 22:5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点击:134次

分享到:

虽然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性能已经越来越强,但更为专业的数码相机依然是很多人的电子“标配”,随着数码相机的性价比不断提高,很多人也都拥有了自己的DSLR(数码单反相机)。在选购数码相机时,有的消费者倾向于价格越来越亲民的佳能、尼康、索尼等日本品牌,也有人钟爱坚持走“高精专”路线的徕卡、哈苏等欧洲品牌。

在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领域,很多国内品牌已经可以与国际大牌进行正面pk,但在数码相机庞大的市场中,国内品牌却几乎难寻踪影。当国内消费者在选购相对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时,甚至没有一台“国货”可供选择,久而久之,消费者也习惯了数码相机市场上国内品牌的“缺席”。

近日,网上一则名为《第一款由国人研制的全画幅数码单反工程样机曝光》的消息还是吸引了大量网友转发评论。据这款数码单反相机的设计者滕超介绍,这款相机搭载了2880万像素CCD传感器,并采用可更换的卡口模块,售价根据不同的模块搭配而有所区别,会在4000-18000元的区间。对于上市时间,滕超则表示最早也要等到2017年,这期间还要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双系统、RAW编解码和ISP(图像处理)算法。

无论这款相机最终能否顺利上市,但它的出现还是让人们再次对国产相机产生了一丝好奇和期待。同时,我们也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在过去的胶片时代里,中国曾有过海鸥、凤凰等一批被大众熟知的相机品牌,到了数码相机的“像素时代”后,国产品牌却为何集体消失了?

“胶片时代”的国产骄傲

我国的相机工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在1956年,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力量还相当薄弱,但国家政策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各地的相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重庆等地都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相机厂。

到1958年,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了“上海58-I型”旁轴相机,这是我国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照相机,标志着我国相机生产走向正规化。相机收藏爱好者林奇军收藏有一台“上海58-II型”相机,这是“上海58-I型”旁轴相机的后续机型。“58-I和58-II都是当时上海照相机厂以徕卡IIIb为原型仿制的机型,最早国内的相机厂大多都是以仿制徕卡为主,北京有仿徕卡II型的,上海照相机二厂有以徕卡M3、M4为原型仿制的红旗-20,德国的相机工业起步最早,技术实力雄厚,所以很多相机企业初期都是以徕卡为师,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在早期也仿制过徕卡的机型,当时的做法不等同于现在意义上的‘山寨’。”林奇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尽管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相机工业蓬勃发展的推动力,但早期的不计成本和盲目性生产也造就了许多没有生命力的相机品牌,西湖、风光、百花、神龙、幸福、劳动、跃进……,数量多达四五十个的相机品牌大多成为了历史中的过往,后来幸存下来的国产相机品牌只有被称为“二鸟”的海鸥和凤凰。

那时,相机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最早的国产相机消费对象也仅限于少数新闻机构。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相机的消费欲望也空前提升,那时商店货源严重不足,摆在柜台上的相机往往第一时间就被一抢而空。“三转一响一咔嚓”,这曾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康家庭的标志,“三转”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而“一咔嚓”则指的就是照相机。

当时的国产相机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海鸥、凤凰等国内品牌的胶片相机还曾大量出口海外。1985年,海鸥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产量达到45万架,居当时世界照相机产量之首。到1988年,我国相机年产量已达到292万架,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相机生产大国。当时,国产相机不仅产量巨大,其制造工艺水平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相机工业开始逐渐出现滑坡,国产相机在非正常渠道进口的相机冲击之下开始面临亏损,举步维艰。此后,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压垮国产相机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落下。

像素时代的集体失语

1990年,柯达推出了DCS100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数码相机,它的出现首次确立了数码相机的机身与操控的一般模式,从此之后,这一模式也成为了数码相机业内标准。只是当时没有人觉得这个体积庞大、售价昂贵的高科技产品会有朝一日得以普及,柯达公司也肯定不曾想到,自己作为数码相机研发和推广的先驱,竟会在未来的“像素时代”里伴随着胶片相机一同没落。

到1994年,数码影像技术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快速发展。这一年,柯达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商用数码相机-DC40。柯达DC40以其较小的体积,便捷的操作以及合理的售价开始被一部分消费者所接受。1995年2月,卡西欧公司发布了首款在全球范围形成热销的数码相机-QV-10,这款具有25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其售价在当时刷新了历史新低,它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意识到,数码相机是可以平民化的。到1998年,全球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市场开始大爆发,大量低价的“百万像素”数码相机开始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产品。仅在这一年,就有20多个厂商发布了新款数码相机,自此,日本在数码相机领域的优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数码相机的出现是世界相机工业的一个转折点,电子硬件工程师、科技评论人薛炜对记者说,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我国的相机企业一开始就已经落后了。“数码相机从始至今的发展中,感光元件的研制都是最为关键的,而在当时,我国还没有可以制造CCD、CMOS这些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高端光刻机”,薛炜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高端光刻机堪称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之一,被称作“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其制造难度极大,全世界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制造,主要以荷兰的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三大品牌为主。

数码相机是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的,最先进入的品牌是柯达和与卡西欧。到2000年,数码相机开始在国内市场得到普及,当今数码相机三巨头佳能、尼康、索尼都是在那一年进入了中国市场。

海鸥也在2000年2月发布了中国第一代数码相机DSC-1100,其像素为100万,基本满足一般的打印输出,但与国外品牌主流产品差距已经较大。由于当时国内对于相机进口有配额限制,加之许多国产厂商的始纷纷加入,国产品牌在国内数码相机市场逐渐也占据了10%以上的份额,但在高端数码相机市场,依然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

2001年11月11日,在卡塔尔多哈,中国政府代表签署了《中国入世协定书》,根据其相关的关税减让承诺,从2003年起中国将取消进口相机每年1400万美元的配额限制。这一变化在数码相机市场得到迅速反应,在2003年,我国的数码相机的进口开始出现大幅增长,到2004年,我国又将数码相机整机的进口关税税率由15%下调至10%,数码相机开始如开闸的洪流一样进入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2004年我国对数码相机零部件的进口税率由4%上调至12%,这使得核心零部件本就依赖进口的国内数码相机生产企业在遭受进口数码相机冲击的同时,在生产上更是雪上加霜,也是在这一年,海鸥相机全面停产。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发出感慨,“国产相机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数码相机的设计制造是涉及到光学、机械、电子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并且资金投入巨大。单是制造感光元件的一台光刻机至少就要3000万美元,而机身内部的其他电子部件和相机镜头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这种规模生产投入不是一般企业所能够负担的。薛炜告诉记者,直到近年,我国才自主研发出高端光刻机,然而,我国的自主芯片研发与欧美、日本相比已经落后了一大截,而对于数码相机市场而言,中国也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在数码相机领域,日本企业的技术积累是非常雄厚的,并且握有大量专利,这些都使得国内相机企业追赶无力,并且,由于大多数数码相机用户对于品牌的忠诚度都非常高,这也让国产数码相机很难再争取到市场份额”,薛炜对记者说。

智能时代的再次遐想

在日本相机企业逐渐垄断数码相机市场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的销量开始遭遇大幅下滑。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数码相机市场销量达3212.5万台,同比下降39.8%。日本相机暨影像产品协会(CIPA)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日本厂商数码相机的全球出货量已经连跌34个月。

虽然数码相机的产销量急剧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数码相机将要被智能手机所取代。根据统计数据,不难发现,普通卡片机是数码相机行业受到智能手机冲击最大的品类,而更为专业的数码单反以及无反相机所受到的影响就非常有限。“手机由于自身尺寸等各方面的原因,其感光元件的尺寸和镜头的光学性能都不能和数码单反相机相比,尤其是高端数码单反机的像素已经超越5000万,这使得数码单反机的成像质量已经与手机不在同一量级,对成像质量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购买数码相机”,薛炜对记者。

数码相机越走越高端,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佳能、尼康这两大相机巨头之间已经在产品线上形成了全面对抗,而索尼则拉来了蔡司这个“小伙伴”,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技术战”以外,“价格战”也被相机厂商们打得愈加激烈,2000万像素级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单机身售价已经跌破7000元。面对数码相机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国内企业更不敢贸然进入,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这一片红海所吞噬。

然而,一位热爱冲浪运动的美国人-尼古拉斯·伍德曼和他所创办的GoPro公司却在这片红海里乘风破浪,极速航行,也正是他创造出了运动相机这一全新的市场。

GoPro的运动相机被大众所熟知是因为大量户外运动发烧友用GoPro的Hero运动相机拍摄的拥有独特视角的照片和视频在社交网络平台上被广泛传播,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因为GoPro才知道运动相机这个概念。运动相机的机身十分小巧,通过各种配件几乎可以把它放置在任何地方,一般的数码相机可以把旅途和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而运动相机则可以让你进行潜水、跳伞、攀岩、滑雪、冲浪等各类刺激运动时依然可以进行拍摄。

“运动相机的设计与制造难度要远小于数码单反相机,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运动相机更注重轻便性、易用性和三防性能,除了相机本身的性能以外,与运动相机所搭配的移动端app的开发水平也至关重要,通过移动端app,用户可以对运动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进行及时的加工,并且分享到社交网络平台”,薛炜对记者说。

伍德曼的独辟蹊径,使得GoPro在自己开拓的相机新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GoPro公司2014年四季度的财报显示,当季度GoPro的运动相机出货量达到了240万台。去年6月26日,GoPro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随后其股价一路飙升,仅仅上市4天,GoPro的股价就实现翻倍,市值从29.6亿美元涨至60亿美元。

看到运动相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后,柯达、宝丽来这样沉寂已久的国外相机品牌也开始推出自己的运动相机产品。从2014年开始,国内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也开始盯上运动相机这一新兴市场,涌现出了海康萤石、Foream(福云明)、米狗、aee等一批国产运动相机品牌。2015年,国内智能手机领域的两大巨头-小米和中兴也发布了自己的运动相机产品。如果说2014年最火热的智能硬件名词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秤”,那么2015年最火的智能硬件或许就是“运动相机”。

在运动相机这个新的相机战场上,国产相机再度“披甲上阵”,最后能否拼下自己的一块阵地,还需要再拿出些真本事。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