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陈光明、傅鹏博两大明星基金经理的睿远基金,可谓近年最耀眼的新基金公司。曾在2018年萎靡的市场环境中创下首只专户产品百亿规模佳绩的睿远,又马不停蹄,筹备发行第一只公募产品。
3月15日,睿远基金公告称,自3月21日起,旗下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正式发售,该公司副总经理傅鹏博拟任基金经理。
自此,睿远基金已搭建起专户与公募两大业务主线。首期专户产品,由该公司总经理陈光明担任投资经理。
公告显示,为有效控制募集规模,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A类份额设置了50亿的募集规模上限,若超过其规模上限,将采取末日比例配售方式;此外,若A类份额募集规模达到或超过30亿元,该基金也将提前结束募集。
首只公募产品“限量发行”睿远成长价值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投资组合中股票资产占60%-95%,将通过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选择具有成长空间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价值投资,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力争实现基金资产长期、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
公告显示,该基金还可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投资于香港股票市场,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占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50%,将重点精选基本面良好、相对A股市场估值合理,具有持续领先优势或核心竞争力,以及注重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进行长期投资。
睿远成长价值为开放式基金,成立3个月内开放申赎,该基金A类份额通过银行、券商等各代理销售渠道发售,单笔首次认购和追加认购的最低金额分别为1000元。
对于首只公募基金产品,睿远选择了“限量发行”。发售公告显示,A类份额设置了5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若任份额达到其规模上限,该基金都将采取末日比例配售方式确认;不仅如此,若A类份额有效认购申请全部确认后,达到或超过30亿元,管理人将公告提前结束募集,次日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傅鹏博操刀首只公募根据公告,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傅鹏博和朱璘。
傅鹏博是证券从业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之一,拥有26年证券从业经验。他曾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管理系讲师,申银万国证券企业融资部经理,东方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研究所首席策略师,汇添富基金首席策略师,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傅鹏博先生2009年1月16日至2018年3月21日担任兴全社会责任价值基金经理期间,基金总回报434.13%,年化收益率20.02%。如今,相隔一年,傅鹏博将正式重返公募投资一线。
傅鹏博在兴全基金的9年投资生涯,其持股集中度较高,这也是基金经理挖掘优质标的、投资极为自信的体现。2017年年末,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达80%。
业内人士公认,傅鹏博拥有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擅长在商业环境良好的行业中,选择管理层优秀、商业模式可预见、合理估值的公司。他认为,好的行业、好的商业模式、好的管理层,对公司影响非常大,这样的公司愿意给高一些的估值,他也相信好公司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好公司会走得更远。
下表为2017年末兴全社会责任的有效持股。其中,电子板块的信维通信(300136,诊股)等表现较好;医药生物板块的通化东宝(600867,诊股)受益于糖尿病管理在二三四线城市不断拓展;化工板块的万华化学(600309,诊股)和康得新的估值和增速相匹配;增加了受益于光伏上游材料企业隆基股份(601012,诊股);原有的东方雨虹(002271,诊股)等继续持有。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公募基金为资产配置工具,对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同样应该保持理性态度。
天相投顾投资中心负责人贾志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管理专户的陈光明和管理公募的傅鹏博无疑是优秀的基金经理。然而,在公募基金的选择上,不应该盲目崇拜,更应该将公募基金做为资产配置的工具,实现有效分散。寄希望于某一只产品或者某一位基金经理实现理财目标,是不现实的。”
陈光明:这一次最有可能走慢牛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在最新的一次演讲中,对后市给出了明确判断。“短期市场炒作已近尾声。中长期的判断是转折之年,熊转牛的转折之年。A股市场这一次是最有机会走向慢牛,在基本面改善和外资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越来越有慢牛的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陈光明最新发言实录,总结以下几点核心观点:
二级市场赚两类钱投资投资赚钱,尤其在流动性好的地方,二级市场基本上就赚两类钱:前一类是赚别人家的钱,另一类是赚企业的钱。很多人都介于两者之间,低买高卖的过程中,很难分得清是赚企业的钱,还是赚别人的钱,只是程度不一样。而越长期的投资者,赚企业的钱的占比越高,越短期的,赚别人的钱的占比越高。
市场要以财富创造为核心特征时间长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那些当作筹码炒作的东西,经过充分换手之后,财富是会转移的。这个市场,财富转移的特征明显,我们特别希望,这个市场是以财富创造为核心特征,而不是以财富转移为核心特征。
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功能之一是资源配置,定价偏差太大,不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炒作的风气太重,最后一地鸡毛,最后受伤的都是中小投资者。
新增资金并不像大家想的多首先,其实机构的仓位较重,公募一直是仓位比较多,私募加仓增快,基本上已经动力不足,或者能力不足。新增资金并不像大家想的多。
从券商渠道了解到,开户数环比肯定是上升,但是幅度有限。各个渠道不一样,有些可能弱点,有些强点,整体并不像想象或预期的。
2015年的股灾还历历在目,三年之后就有这么多新生力量培养起来了?新韭菜长得这么快?我表示怀疑。
短期利好基本兑现了第一,从短期的角度来讲,利好基本兑现了,如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货币政策的边际改善,中美关系的边际改善,还有税收的落地,实质性的一些问题也都兑现了。后面还有什么?现在还看不出来。
第二,大家对货币的预期过高,因为1月份放水放得很厉害,所以大家对于货币大宽松想象得很厉害。
货币大宽松是一个伪命题,去杠杆本身是内在的经济需求,我们的负债率上升到现在的水平,再大放水,作为理性政府,这是真不应该干的事情。
关于看空报告券商分析师不仅仅为了公司的商业利益,还负有对市场的责任。我们这个市场太欠缺独立精神了。
我希望他们是自发得看空。我觉得这个市场绝对需要这样的精神,需要这样的人,希望大家都要支持。有人看空是非常值得鼓励和赞赏的。
希望市场保持一些理性,不要明显的利益导向,而且是个人利益导向,可能对短期会有点损失,但最终如果就当作筹码炒上去,没有业绩支持,不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吗?最后谁受伤呢?这样的市场能是一个好的市场吗?
熊转牛转折之年短期市场不是重点,中期的基本判断是转折之年,熊转牛的转折之年。我是长期战略看多未来中国的二级市场,最重要的核心原因就是静态估值在底部区域。
外资持续买入是非常重要的,对市场生态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关于外资买入的现象,各位要高度重视。
从中长期来讲,现在这一次是最有机会走慢牛的。如果剔除最近的炒作,从基本面和现在外资占比越来越高的情况来看,越来越有慢牛的机会。以前是慢不下来,现在有机会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