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MSCI指数权重将分批增加到20%的消息落地,上证指数选择再次挑战3000点关口,但成交量明显下滑,下周需谨慎。2019擅长波段操作小伙伴可以在大金融、消费(尤其是白酒、电器)、5G、科创等风口板块多轮动,不擅长的就耐心持股或持基吧,今天关于此消息就不做太多评论了。
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下,曾经(指2015-2016年)一度火爆的大数据主题基金如今肿么样了?之所以想分享因为正好看到中信证券(600030,诊股)研究部整理的一张A股市场大时代图。90年代是散户和坐庄的时代,2000年-2008年是公募基金的黄金时代,2012年-2015年是全流通时代,各种产业资本增减持、定向增发不断,从2015年后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舆情、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数据使得板块或个股走势受到明显趋同影响,能否通过挖掘大数据背后的交易行为来战胜市场?在此背景下,大数据主题基金发行曾经火爆一时。
眨眼三年多过去了,一起来看看这些大数据主题在目前市场热情高涨背景下,是否挖掘到了投资良机?
1、指数型大数据主题基金
多端份额都取A份额进行比较的话(下同),指数型大数据主题基金目前共有5只,从2018年报数据来看,规模最大的是南方大数据100A。今年来表现最好的是大成360互联网+大数据100A,截止2月28日上涨23.09%,表现较差的是南方大数据100A和南方大数据300A上涨16%。最近一年来最抗跌的也是大成360互联网+大数据100A下跌-3.16%,表现较差的是南方大数据100A下跌-20.42%。
2、混合型大数据主题基金
目前共有6只,今年来表现最好的是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和泰达宏利大数据混合A,截止2月28日分别上涨17.64%和17.52%,表现较差的是定期开放型的银华大数据灵活配置,今年来仅上涨2.29%。最近一年最抗跌的是泰达宏利大数据混合A下跌-4.67%,表现最差的依然是银华大数据灵活配置下跌-21.08%。
3、股票型大数据主题基金
目前只有两只,嘉实腾讯自选股大数据策略和招商财经大数据,今年来分别上涨20.30%和17.93%,最近一年分别下跌-10.17%和-14.30%。
综合来看,规模较大的大数据主题基金表现一般,表现相对较好的大数据主题基金规模又太小。可见,借助所谓情绪、舆情、社交等大数据选股模型,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