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主”瞬息三变 康佳下一站去哪儿

 2015-09-14 22:23:20  来源:root  责任编辑:作者   点击:034次

分享到:

  虽然在今年包括康佳在内的很多彩电企业都进行了“换帅”,但或许没有哪个品牌换帅的原因能像康佳这样复杂。

  今年5月28日,深康佳举行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进行董事局换届选举。当晚,深康佳A发布《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称,会议选举靳庆军、宋振华、陈跃华、刘凤喜为公司第八届董事局非独立董事;张民、肖祖核、张述华为独立董事。其中,宋振华、靳庆军、张民、肖祖核为深康佳中小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

  当时,中小股东两股力量已经成为“一致行动人”,与大股东华侨城在董事会席位占比为4:3,占优。

  变局从此开始。

  一变,大股东华侨城失却康佳董事局主席、公司总裁的席位。6月4日,康佳集团董事局会议选举张民为董事局主席,刘丹也以康佳董事局主席特别助理的身份重返康佳;随后,作为华侨城代表、当时的康佳原总裁刘凤喜辞去公司总裁职务,张民联合其他中小股东代表推荐刘丹为康佳新任总裁。

  二变,华侨城重夺康佳董事局主席的席位,中小股东则成功拿下总裁席位。6月18日召开的康佳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张民卸任董事局主席,刘凤喜接任康佳集团第八届董事局主席;与此同时,中小股东推荐的刘丹成为康佳新任总裁。这被外界解读为:康佳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已经达成妥协。

  三变,刘丹“被下台”,中小股东失去最后的掌权席位。9月10日,康佳第八届董事局第五次会议召开,宣布暂停刘丹担任康佳集团总裁职务;聘任董事局主席刘凤喜同时兼任康佳集团代理总裁。

  看似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管变动,实质是大股东华侨城与中小股东你来我往的权力争夺,根源是中小股东对康佳近年来表现不满。

  康佳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是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A、B股同时发行股票的企业,在国内彩电业曾多年雄居第一。不过,那是在电视CR T(显像管)年代。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至2014年,康佳净利润一路从1.51亿元萎缩为0.82亿元、0.25亿元、0.46亿元、0.45亿元、0.53亿元,主营业务更是面临连续4年亏损的窘境。陷入泥淖的境况在今年也没有得到改善,其2015年上半年度报告显示,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下滑768.90%。

  康佳高层多次震荡,对康佳短期主营业务市场销售影响应该不大。康佳彩电业务团队保持相对稳定,刘丹在任期间是林洪藩、曹士平分别任康佳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他们在过去8年刘丹离开康佳期间,就一直跟着刘凤喜“打天下”。况且,不管高层怎么变,直接面临市场的中层、底层职员还是同样在干活。

  然而,高层团队变动带来的更大影响是公司长期发展策略和方向。

  国有控股的康佳受到机制的约束,而在瞬息万变的彩电业,灵活的决策、到位的激励很重要。康佳的中小股东之一夏锐曾说,体制、法人治理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康佳近年来业绩下滑、行业地位落后、资产规模增长缓慢,所以中小股东出于想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初衷,希望提名自己的董事参与康佳管理。

  在小股东掌握主导权之后,外界一度看好康佳未来将往混合所有制度改革、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方向走。完善治理结构,在机制上推动改革,去掉行政化、转变为市场化,恢复康佳往日的辉煌,是当时当选了康佳董事局主席的张民,向康佳中层以上干部展示的“康佳梦”。

  但是,风云瞬息万变,“康佳梦”尚未开始扬帆起航,“舵主”就悉数下台。如今华侨城重握大权,其允许康佳在国企体制改革方面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另一方面,就目前整个家电市场走向来看,只靠电视一种产品在未来很难让企业在市场中立足,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彩电企业。在上月举行的康佳战略发布会上,彼时作为康佳新任总裁,刘丹就宣布即将全面进军智能家电领域,提出“互联网+”战略,试图借此重塑康佳曾经的辉煌。但康佳再次换帅后,策略会否有变化目前不得而知。

  彩电业已经进入盘整期,目前的挑战更加严峻。再加上海信、TCL和创维的第一梯队,已经与康佳等第二梯队拉开明显距离。如不能很好地完成互联网转型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处于第二梯队的康佳压力巨大。

(责任编辑:DF154)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